连日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化身“细节侦探”, 深入化妆品专卖店、母婴店、美容美发机构等经营场所,围绕产品合法性、标签标识、进货查验、台账管理和产品质量等5大关键点,对全市化妆品经营环节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体检”,全力筑牢“美丽消费”的安全防线。
执法人员在母婴店开展化妆品经营质量监督检查
在桂林市一家美容店明亮的货架前,执法人员小周的目光锐利地锁定了一款包装精美的进口面膜。她拿起产品,指尖划过中文标签,同时快速在手机“化妆品监管”APP上输入信息进行比对。“老板,您看这里,”小周指着标签的一处关键信息,语气温和却坚定,“产品标签标示信息和备案信息对不上!”店主李女士听闻产品有“问题”,脸露疑惑地凑近细看。小周随即将手机屏幕转向她:“您看,用这个APP输入产品名称或备案编号,所有备案信息都一目了然。”她边说边示范操作步骤。看着清晰的备案信息,李女士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哎呀,以前进货光看有没有标签,真没这么仔细查过,多亏你们现场教学,以后进货一定先查清楚!”她利落地将问题产品撤下货架,连声道谢。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进一次门、办多件事”的综合监管模式,将化妆品抽检工作与检查行动有机结合,实现“监管效能做加法,企业负担做减法”。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根据风险评估和监管重点,有针对性地抽取部分化妆品样品送检,进一步检验产品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911家,立案查处60起,抽取化妆品93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3批次。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守护化妆品安全就是守护民生‘美丽’底线。我们将持续深化‘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理念,既要当好消费者权益的‘守门人’,严查违法,也要做好行业健康发展的‘护航员’,精准帮扶,让群众真正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暮色渐沉,一辆市场监管执法车平稳驶离检查点。车厢内,整齐摆放着封存的抽检样品和检查文书。车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一道道奔波的轨迹,不仅承载着对市场秩序的深度“体检”,更传递着对万千消费者“美丽安全”的无声承诺与坚实守护。
文:陆彦利 图:周诗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