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讯 近日,全国多地进入汛期,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甚至发生洪涝灾害。药监部门闻“汛”而动,快速响应,通过排查安全隐患、清理处置涉水药械等措施,全面强化汛期药械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7月初,河南省开封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开封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以“四项措施”筑牢汛期药品安全堤坝。一是全面排查涉药安全隐患漏洞,要求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提前准备防汛物资,排查药品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库房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温湿度控制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防汛物资储备是否充足等。二是要求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合理安排物流运输,做好车辆防漏措施,保障人员安全。三是采取有力措施防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库房和经营使用场所漏雨水淹,指导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建立日夜检查巡查制度,保障各类设施设备有效运转,防止淋雨、浸水等影响药品质量。四是加强涉水药品处置管控,重点指导汛情严重地区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加强和改进防护措施,对于药品防护不到位的企业进行持续跟踪督导,严格监督其整改。同时要求相关单位果断对涉水药品采取控制措施,确保涉水药品不流入市场,不用于患者。
6月中下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出现暴雨。兴宾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拉网式检查等方式,构建区、乡(镇)两级检查网络,加强汛期药械质量安全监管。监管人员深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个体诊所,重点针对抗病毒药品、医用口罩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检查储存条件、效期管理、库存等情况,以及药店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是否销售回流药、是否哄抬药价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6月24日、28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侵袭,榕江县大多数药店的药品及储存设施被损坏。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州、县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联动部署,对辖区内涉水药品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此次专项清理行动覆盖全县零售药店、医疗机构,重点检查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及各类医疗器械的储存情况,督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相关质量管理规范。行动中,监管人员重点对全县最大药品批发企业榕江县民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康医药)进行全面排查与清理。在该公司仓库,监管人员仔细检查药品储存条件,对泡水、受潮药品逐一清点登记。现场可见,受暴雨影响,大部分药品外包装已出现破损、霉变,部分冷藏药品因断电导致冷链失效。监管人员与企业人员一道将受到影响的药品进行封存,后续将依法进行集中销毁处理,严防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韩吴琦 廖胜华 覃龄毅 蒋锡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